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强渡乌江天险
2021-05-14 09:07:18


陈佩秋《乌江写意》


黎雄才《乌江渡口》


魏传义《强渡乌江》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这里水流湍急,两岸悬崖绝壁,有着“遍行天下路,难过乌江渡”之称。193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三路向遵义进发,并于1935年1月突破乌江,打破了国民党妄图围剿红军于乌江南岸的企图,把几十万国民党部队甩在了乌江以东以南地区,为红军休整、补充赢得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外部环境,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良好条件。

首先要介绍的是著名画家魏传义的作品《强渡乌江》。作为上世纪50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高级研修班的首批成员,魏传义在苏派绘画风格的影响下,其作品充满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严谨而婉约的色彩、坚实且有力的造型,我们能够看到他对现实社会与人民大众的真实关怀,以及从中流露出他“牧歌田园式”的抒情格调。

“强渡乌江”是长征期间,对红军在建立川黔根据地的过程中较为有历史性意义的战斗,魏传义的这幅作品便是对这一历史时刻的经典重现。作品描绘了当时战斗的激烈场景,通过五位战士的不同动态——从竹筏上跃起、相互搀扶爬崖壁,到爬上崖壁投入战斗的过程展现出战斗的艰难与惊心动魄,精彩再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善战和顽强无畏。整个画面节奏紧张,构图呼应有致,充满动态的戏剧性,堪称完美的油画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反映乌江美景的画作,如著名画家佩秋的《乌江写意》、黎雄才的《乌江渡口》等,十分精彩。(李自涌)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