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 廖静好
如图所示这幅《东王公西王母图》汉画像石拓片,图中东王公、西王母端坐,中有玉兔捣药,羽人、蟾蜍、九尾狐左侧侍者持灵芝。整体构图匀称,内容丰富,以简洁严整的手法刻成粗壮有力的阴线,显示出生动灵活的形象,成为汉画像石中独树一格并能充分表达汉代艺术健康、质朴、雄伟的特征。
此汉画像石上,东王公和西王母成对出现,虽然东与西有时相距很远,但也是遥遥相对。以东王公、西王母为核心,辅以玉兔捣药、羽人、蟾蜍、九尾狐等图像——玉兔在捣药,蟾蜍忙过滤,九尾狐也不甘示弱,主动寻来仙草,为西王母的仙药“工厂”提供着原材料,向人们展示了汉代时期神仙世界的种种形态和仙人们的具体形象。
汉代人相信,在人类世界之外,有一个神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主宰就是东王公和西王母。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东王公与西王母堪称统御一切的至高神。东王公,也称东木公、东王父、玉皇大帝。东王公的信仰可能来源于古代的太阳神崇拜。标榜清净无为实则喜欢多事的道家惟恐拉郎配东王公得了妻管炎,强行给这一对傀儡夫妻进行权力分工,说东王公象征始阳之气,天下男子得道升仙者,悉为东王公所掌。东王公汇聚青阳之元气,在万物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西王母,也称王母娘娘。她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女神。据说她本来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联盟的女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山海经》中记载,她原是一个虎齿豹尾的奇异动物,后来经过修炼才成为神仙,变为人们推崇的女神,在汉代人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崇拜西王母还因传说她掌管着不死之药,指引着凡人成仙的通道。人们要想再生,非乞求西王母不可,要想得到仙药,也非西王母的世界不行。西王母在汉代是位掌管长生、福善、生育等多种神权女神。
这件汉画像石,图中玉兔捣药图像,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传说玉兔捣的是不老药,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为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兔子,画像还给兔子插上了一对翅膀,让它们像仙人们一样,可以在天空飞升。捣药的玉兔又是西王母东王公神仙世界的重要成员,玉兔簇拥在东王公的身边,十分认真地捣着仙药。
该图右侧羽人图像,手持华盖。羽人,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与其他的仙人不同,有翅膀。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因此与不死同义。他们或逍遥自在地遨游于仙境,无牵无挂地嬉戏于人间。羽人肩后翘起的双翅、飘于脑后的长发,以及身上的云气纹装饰,充满飞翔的动感,让观者对那个神仙世界充满无限遐想。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极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该图左侧侍者持灵芝图像,灵芝亦名芝草。灵芝在古代神话中称为“仙草”“神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神效,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在汉代人的观念中,灵芝是一种具有神力的药物的瑞草,食则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仙人也要栽种它。仙人种芝草的地方被称为“芝圃”“芝田”。
这幅《东王公西王母图》汉画像石中,反映了汉代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延长现实生命,开始相信个体生命经过努力也可以成为神仙,并使之达到一种理想存在状态的自觉努力。这时,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求仙,而是向修仙过渡。东王公、西王母形象,无疑是画像石中各类神仙题材的主体,但是在汉代特殊的哲学主题和朴素的生命观念的强有力影响之下,对他们的艺术化表现说明,在天人关系中“万物有灵”观已经向“人”的方向逐渐倾斜,这同样也是汉代思想史中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显著标志。
从这幅《东王公西王母图》汉画像石中,可以管窥神仙观念在汉代社会极其盛行。汉代人丰富的思想文化,而且能了解到他们所理解和想象之“神仙世界”的构成因素,向人们展示了两汉时期神仙世界的种种形态和仙人们的具体形象,反映汉代人对神仙羽化思想的写照,蕴含了健康长寿的含义,也映射了汉代人与中医药之间的密切关系。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