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清代画家蒋敬《竹楼图》
2022-12-15 15:52:43

清蒋敬《竹楼图》轴,武汉博物馆藏2_b

■湖北武汉 李笙清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这首《寄王舍人竹楼》,描绘了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中唐时期隐逸高士王舍人抛却功名利禄,在山野水边搭建竹楼过起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一幅生活画面,那炎炎盛夏水边竹楼纳凉“南风不用蒲葵扇”的舒适惬意,真是令人心生向往。千年之后的清嘉庆年间,李嘉祐诗句中的场景,被清代画家蒋敬用画笔如实地记录下来,那临水竹楼上高士观书远眺的闲适心境,那江风习习拂去炎夏暑气的一丝清凉,将古代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纵情遣怀的隐逸意境,进行了一番美好的诠释。

蒋敬,字敬之,号芝舟,一号芸生,自称采芝生,仁和(今杭州)人。其生卒年不详,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记载,蒋敬大致生活在清乾隆至嘉庆时期。工山水、人物,注重写实,师法自然,风格清新雅逸,擅画苍松巨柏,虬曲挺拔,尤见力量;人物、花卉细腻生动,颇具写实意味。

蒋敬的《竹楼图》(见图,局部),纵145.2、横69厘米,纸本,浅绛设色,收藏于武汉博物馆。画面左实右虚,布局合理,上部取山峰一角,临江崖壁前突,如刀削斧劈,怪石嵯峨,山石点苔,细生丛木,不见顶峰,凸显山峦雄奇险峻之势;右侧为一片平坡江渚,坡上林木掩映之下,隐隐露出坡下房屋;平坡之外,远方江上,隐隐可见点点帆影,呈现出一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雄浑与苍茫。中部大江浩淼,水波荡漾,山崖之下,江水之畔,几棵梧桐树身笔直,松柏与竹林、芭蕉环绕间,一间亭阁露出半间,近景处,一座小小竹楼与亭阁相连,一半在岸边陆地,一半延伸在水上。竹楼朱栏环绕,四角用劲竹撑起,上盖小青瓦,临水一面用竹竿撑出一片凉棚。

竹楼之内,临江一面摆放一架硕大几案,上面整整齐齐放着一摞书籍。一中年高士坐于几案前的圆凳上,双手放在摊开的书籍上,身体微微前倾,面向右侧前方,神情专注,似乎在观书之余,掩卷欣赏一下江景风光,又似在思索诗文佳句,构思一首诗词。高士浓眉细目,面庞饱满,长须飘拂,表情祥和,头上戴巾,披至后背。一小童双手捧着几本书迈步走进竹楼,可能是担心打搅主人诗兴,悄然恭立于高士身后。下部截取山坡一角,古木老树,根须外露于山石之上,与明代画家张复“大树露根,大松错节”之论相合,愈显苍劲古拙。树身瘿结皲裂,斜伸于江流之上,枝干虬曲回环,与坡下水边的老树相接,枝叶墨色浓淡结合,晕染细腻,虚实相映,愈显繁茂,葳蕤葱郁。

作者以全貌式高远纵向构图,工写结合,墨色有序,取景幽深。细笔描绘竹楼、檐瓦、蕉叶、人物,粗笔点苔山岩绿植,松柏桐叶,竹叶纷披,浓淡相映,虚实相生,意境清远,笔墨苍秀。主景、次景剪裁得宜,布局远近适当,以古树参天、竹林幽篁、竹楼、人物、山间、坡地、江水来营构近景,生动写实;以江水苍茫、云帆点点来营造远景,意象空蒙,气韵生动,物象密集,繁密、疏朗兼有,可谓匠心独具,自出机杼。

观蒋敬的《竹楼图》,山势奇崛,林木掩映,江天疏阔,竹楼书香,设色继承了元人水墨浅绛法的传统,画风秀逸雅致,用笔隽爽流畅,皴、点、擦、染、扫结合,富于变化,一片超逸萧散的青绿山水间,其画意与高翥诗意颇有共鸣之感,令人不禁联想到明人唐志契《绘事微言》中所言:“画须从容自得,适意时对明窗净几,高明不俗之友为之,方能写出胸中一点洒落不羁之妙。”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