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西夏孩童戏牛摩睺罗
2023-01-05 11:19:33

 ■宁夏海原 李进兴

这件西夏孩童戏牛摩睺罗(见图),高10.5、长9厘米,红陶质,彩绘。牛呈站立状,牛首顶部附有两角,似刚长出不久,紧贴在牛头上,显得十分嫩小;牛口微张,双目直视前方;四肢较短,身体较小,但很健硕;牛尾搭于臀部,牛用黑彩绘制,应为一头黑牛犊。牛犊身上有三个孩童正在骑爬嬉戏,一个孩童骑在牛犊的肩颈部,一个孩童骑在牛犊的背部,另一个孩童正在牛犊的尾部向上爬骑。前面两个孩童头挽髻,后面孩童秃发;前面孩童上身未穿衣服,下身仅穿黑色细腿裤,色彩脱落较为严重,但依稀可见,脚上穿有筒靴;中间孩童上身穿紧身马甲,下身穿细腿裤;后面孩童似乎穿有针织类贴身衣裤,衣褶纹明显;孩童圆脸憨态,两腮丰满,眼睛深凹,嘴小而唇厚。孩童戏牛摩睺罗,细细品味,形象生动,别有情趣,不失为西夏孩童的外貌特征。

这件西夏孩童戏牛摩睺罗,衣着简朴,神情生动,雕塑师显然饶有兴味并比较轻松自由地表现了天真无邪孩童戏玩场景,使画面多变化,有生趣。体现出了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牛犊不是当地牛,牛角紧贴牛头,很像非洲野牛。非洲野牛,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的动物世界能够看到,但在中国难得一见,在西夏摩睺罗艺术品种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将已经驯化的非洲野牛,通过丝绸之路贸易到西夏境内;另一种可能是西夏境内也曾有过这类牛的物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使之消失。另一个特点是孩童高发髻和衣着,具有西夏党项族孩童形象之特征,这在敦煌榆林石窟的壁画中可以见得到。在榆林窟第29窟南壁东侧供养人身后跟随着三名童仆,二童仆秃发,其一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着靴;另一穿短衫、斜细纹腿裤,着麻鞋,又一仆人年长,头挽髻,穿短衫细腿裤,着麻鞋,肩负长竿。显然他们都存在着某种艺术的内在联系,这就是西夏人的市井生活。

这件西夏孩童戏牛摩睺罗,是海原县收藏者陈仲国所藏,他还是银川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收藏有300多件摩睺罗。海原博物馆建成后,应工作人员再三动员,他捐赠了不少西夏时期的摩睺罗和陶模。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