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玉溪非遗传承的工匠谱系
——以玉溪青花瓷、华宁陶、通海银、江川铜为代表
2023-01-30 09:10:32


华宁碗窑村内烧制成型的陶器。


火焰提梁壶。玉溪日报记者 汤思琪 摄


通海银饰作品。玉溪日报记者 曾梦琪 摄


玉溪青花街上,制陶匠人展示玉溪青花之美。

□  玉溪日报记者  顾世丹  文/图

玉溪,滇中碧玉,云岭明珠。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各民族交错分布形成了兼容交汇、广纳百川而又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丰富而多元也就成了玉溪文化的主要特色。在历史发展和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对外交流中,玉溪青花瓷、华宁陶、通海银、江川铜以自身特有的魅力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玉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它们在展现玉溪丰富的历史沉淀的同时,也诠释着地方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传承。

玉溪窑:中国青花重要窑址

玉溪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滇中的富饶之地,在众多异彩纷呈的玉溪传统手工艺中,玉溪青花瓷工艺独树一帜,且历史悠久。

2021年6月1日,玉溪收藏家赵勇在青花街创办的玉溪窑青花艺术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并展示了他历时20多年收藏的500余件从元末至明代的玉溪窑青花瓷。这些瓷器不仅包含了不同的器型和风格,更展示了玉溪窑青花瓷不平凡的历史。

追溯历史,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玉溪的陶瓷产业发展相对较晚,由于受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玉溪曾大量烧制陶器作为火葬器具,并延续到了元末明初,也正是这段时期,玉溪陶瓷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

元末明初,受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影响,江南一带大规模移民涌入,中原文化渐渐融入地方文化中。原本遵循传统,以制作火葬器具为主的玉溪制陶匠人,在传承前人制陶工艺和文化元素的同时,学习了部分景德镇制陶工艺,开始制作青花瓷,其器型包含了碗、盘、杯、碟、瓶等。他们制作的瓷器造型、纹饰不仅有元代元素,也有明代元素,总体上以明代风格为主,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美,且装饰手法多样。

当时,匠人们采用青花绘画的手法,把众多植物纹、动物纹以及人物纹等图案装饰在陶瓷上,提升了陶瓷的艺术审美价值,并仿龙泉窑烧制了许多青釉印花、划花陶瓷,这些青釉、青花瓷在满足元明时期汉族移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让明代成为玉溪窑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

后世的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明代墓葬出土的瓷器中发现,玉溪窑类型的青花瓷数量非常庞大,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器则很罕见,可见玉溪窑及云南其他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在当时基本占领了云南的陶瓷市场。

不过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很多关于玉溪窑青花瓷的信息被历史淹没,直至1960年玉溪古瓷窑址被发现。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风格特点与云南某些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器非常接近,而且这些青花瓷器与景德镇元明时期生产的青花瓷风格非常相似。著名陶瓷学家冯先铭将云南玉溪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并称中国青花瓷器三大产地。

这个发现不仅填补了云南古陶瓷研究的一个空白,还对探索云南瓷器生产的历史和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在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玉溪陶瓷关注的同时,很多收藏家也将目光投向了玉溪窑青花瓷,赵勇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3月,为传承玉溪窑青花瓷文化,玉溪市经规划选址在红塔区凤凰街道瓦窑社区建设的玉溪青花街正式开街。这条街以古瓷窑址为魂,集历史文化、技艺传承、民族文化等元素于一体,开拓青花瓷复烧、非遗文创等产业。每逢节假日,很多玉溪市民都会来到这里,感受玉溪窑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华宁陶:创玉溪陶器生产高峰

明代晚期,在景德镇青花瓷的冲击之下,玉溪窑青花瓷生产开始走向衰落。玉溪匠人积极融入内地许多窑口的先进生产工艺,并将其融会贯通,生产了种类多样、工艺精良的颜色釉陶、建筑陶等陶制品,并使玉溪迎来了另一个陶器生产高峰。其中,以玉溪华宁窑为主要代表。

华宁有悠久的制陶历史,且制陶工艺精湛,是玉溪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华宁县城以北的碗窑村不仅是云南著名的陶器产区之一,更是当地陶器烧制的主要区域。

碗窑村并不大,位于华盖山下。放眼望去,街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很有特色的建筑,这或许就是游客步入此地的最初印象。往里走,笔直的街道旁有很多小巷向前延伸,当地人说,这条笔直的街道在古时是售卖陶器的地方,人称“窑街”。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年间一个叫车朋的江西景德镇陶工迁居华宁后,见此地有丰富的陶土资源,便于城北的华盖山麓建窑制陶。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制陶匠人来到华宁,加入这个行业,制作生活用陶和建筑用陶。

在制陶匠人世代沿袭和发展中,华宁的制陶规模不断扩大,并经明代发展,在清代进入鼎盛时期。

清代时,华宁的陶器制品原本只供应本地和邻县,随着烧制陶器数量越来越多,人们便将多余的陶器销往昆明、曲靖等地,甚至通过马帮经开远、个旧等地运往越南。华宁陶器在远销外地的同时,也成了地方文化的一个标志。于是乎,“宁州陶器烧得绿”的民谣不胫而走。

其实,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碗窑村的陶器已经占据了昆明陶器销售的主要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营者又以昆明为中心,将陶器分销至全省各地,以至于很多上点年纪的人对此都还有印象,家中的一个碗、一盏油灯、一口大缸等都能勾起他们的回忆。

1910年,随着法国人修建并控制的滇越铁路建成通车,华宁盘溪镇设的站点很快成了华宁陶销售的中转站。碗窑村烧制的陶器在大批量运往昆明的同时,也通过滇越铁路运往越南。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如今的华宁陶已然形成了一个地方产业,华宁的陶文化经过文旅融合,在传承制陶技艺和文化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海银:技艺精湛,匠心凝聚

经元、明两代,江南一带移民和文化涌入后,玉溪的手工技艺精细程度得到不断提升,经过数百年的沉淀,成就了通海银器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成熟的产业。

云南自古便是重要的白银产地,在通海古城纵横交错的街巷间,银器店铺鳞次栉比,各类银器琳琅满目。

据《通海县志》记载,清代中期,通海县内便已经有制作银饰的工匠。民国时期,县城的银楼、店铺已发展到十多家,生产的银饰品主要有:彝族的凤头针、六方手镯、梅花围腰链,蒙古族的衣扣、银角扣以及汉族妇女、小孩的银饰品等约80个品种、200多个花样。1980年1月,通海县成立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后,通海银饰传统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其间,该厂生产的银饰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族用品展销会,受到中央领导和外宾的好评。

2005年,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改制,部分工匠凭着手艺在县城、杨广镇、河西镇等地开起自己的银饰加工店。通海传统手工制作银饰品以银为主要原料,制作工艺一般包括锻打、拉丝、开片、绘图、印坯、錾花、整合整形、焊接、抛光等工序,并以家传、师徒传承的方式传授技艺。

制银匠人丁勇出身制银世家,是“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他研发出“薄坯高雕錾花工艺”,这套集绘画、雕塑、陶艺、制模、金属成型、錾刻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法,是丁勇半生心血的结晶。使用这套技法,他可在薄至五六“丝”(民间工艺常用的厚度计量单位)的银坯上进行创作,并雕刻出高于平面3厘米的立体图案。而以此技法创作出的作品,具有生动、立体、极富神韵的特点。这不仅是精湛技艺的体现,更是匠心的凝聚。

在通海银器制作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匠人不断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工艺,开发现代时尚饰品、餐具、摆件等特色商品,共计500多个品种、2000多种花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远销国内外。

经多年发展,如今当地已有4名主要的银器制作传承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工匠30余人,银铺40多家。他们大多以店面销售、店内加工制作的方式经营,并以此传承制银技艺。

江川铜:传自古滇国的文化遗产

玉溪市江川区李家山青铜文化从战国末年延续至东汉前期,当地的铜器制作由古滇国时期继承而来,影响至今。

20世纪80年代,江川铜器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部分家庭以世代相传的制铜技艺,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铜器制作大师。

江川区前卫镇新河咀村是远近闻名的铜器村,这里的好多人家多以制作铜器为业。在这里你会发现,加工铜器的声响此起彼伏,回荡于村中。

这些江川制铜匠人既继承了祖传的制铜手艺,又从李家山青铜艺术品中得到启示,汲取精华,充分挖掘和利用李家山青铜文化资源,结合悠久的传统制铜工艺,推陈出新,开发仿古铜工艺品。其制作出的牛虎铜案、铜鼓、古滇人狩猎扣饰、骑士贮贝器、酒爵等仿古青铜工艺品精致、逼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川的铜器产品现已发展出锻打、铸造和机器压制三大类纯铜产品。其中,锻打类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如铜锅、炊锅、锣锅、茶壶等为主;铸造类形成了斑铜、仿古、电铸、雕塑四大工艺产品,斑铜工艺为云南独有,闻名全国,江川锻打、铸造技术也领先全国水平,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赞扬;机器压制的纯铜产品类,现有江川金轩富机械制品厂专门从事机制产品生产,自主开发模具20多套。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铜器加工已经成为江川区的特色产业,全区现有铜器企业、加工户112户,从业人员320人,实现产值上亿元,有效促进了江川经济社会发展。

回顾往昔,玉溪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仅诞生了玉溪青花瓷、华宁陶、通海银、江川铜等较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后世的传承中,形成了玉溪特有的文化和非遗传承谱系,让玉溪地方文化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