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莲瓣纹高足供盘
2023-02-23 09:40:54

这件供盘整体造型取自荷花、荷叶,并根据器物需要进行了重新组合,构思设计巧妙,器物秀雅庄重。在佛教中,荷花象征着净土,也代表着庄严妙法,因此它是法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
景泰蓝是中国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精美绝伦。因其在明代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景泰蓝器物的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备受人们喜爱。
有关专家据史料分析,“铜胎掐丝珐琅”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
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社会安定与经济繁荣,皇宫养心殿设立御用工厂,称为“造办处”。康熙三十年(1691)“造办处”的御用工匠多达几百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作”来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珐琅作也是其中之一。到了乾隆时期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得到空前发展,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处处可见。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以及日用品、桌椅、床榻、酒具、砚、匣、笔架、宗教用品等,无所不备。
(尼松义 文/摄)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