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清代画家冷枚《梧桐双兔图》
2023-03-23 11:06:50

IMG_2459(20221230-224912)_b

■陕西西安 马小江

2023年是农历兔年。兔子在民间象征着吉祥、智慧和谨慎,“玉兔呈祥”之说一直深入人心。兔子形象乖巧可爱、温顺活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的寓意十分吉祥,被视为太平盛世将临的吉兆。在诗词歌赋中,它还常常被人们用来代表月亮、光明和重生。甚至在具有佛教传统的印度,兔子也被人们赋予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被送入月宫得以永生。

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认为是吉瑞之物,可通人神。封建君主时代,兔子还有着特殊政治寓意:赤兔——王者德盛则至;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即赤兔白兔昭示着上天对有德之君的称赞,故深得君王喜爱。《魏书·灵征志》记载,唐太祖曾下诏在九次出现白兔的神山县建白兔观进行祭祀,并改兵符为银兔,足见唐朝统治阶级对白兔的敬仰。

不仅王宫贵族喜爱兔子,在民间,兔子也深得百姓喜爱。古往今来,人们把圆月、桂花和玉兔等代表中秋的美好事物写进诗词中,画到绢帛上。

《梧桐双兔图》(见图)是清代画家冷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纵176.2、横9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景物细腻逼真、色彩和谐宁静,具有光影的效果和体积感,是受西画影响的中国画作品。

画中绘梧桐二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野菊满地,柔草丛中,两只白兔相戏。本幅款署“臣冷枚恭画”,钤“臣”朱文印,“冷枚”“夙夜匪解”白文印二方。

在天高气爽的秋天,在阔旷宁静的庭院里,两只白兔歇息其间,一只白兔四肢扒地,引颈向上眺望,双耳略微向后,闭唇睁目,双目炯炯有神;另一只白兔匍匐在地,背部穹窿,双耳竖起,回首看望另一只白兔。它们意态悠闲,气度堂堂,恍若一对情谊挚笃的伴侣。其背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边方整的山石,横亘连绵,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画幅中部置有低矮篱笆。上部左侧有一较大的山石屹立其间,有一棵穿天梧桐树拔地而起,树干依附山石,枝叶茂盛,山石旁横斜一小棵桂花树,花疏叶茂,此为银桂,花朵呈白色。由画中内容来看,该作品似为中秋节时所作。

清康熙年间,随着西洋画家的大量涌入,宫廷画家受西洋画的影响颇多。《梧桐双兔图》中双兔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皮毛光洁而富于质感。兔眼用白色点出反光,眼神显得晶莹透明。山石以折带笔方正写出,坚硬峻峭。构图疏密有致,用笔细腻清秀而注意质感,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显然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双兔全身洁白,兔毛用工细笔法画,皮毛的质感强,双目以焦黑圈点,眼珠用白色点出亮光,显得晶莹透明,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且双兔的动态新颖生动,神情活灵活现。在含蓄地点明题意的同时,也将画家那种富于诗意的高情逸致融注到双兔之中。此画笔墨松秀,造型生动自然,章法疏密相间,生活情趣饶足,十分惹人喜爱。

冷枚(约1669年—1742年),清初宫廷画家,字吉臣,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擅作人物、界画,尤精仕女。其画风工整、细致,色彩较浓丽,具有装饰性。康熙中期至乾隆初在宫廷任职,曾得到宫廷画家焦秉贞指授,雍正时期一度在宝亲王府中作画。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