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镀铬山水墨盒
2024-02-05 09:47:45
■江苏泰州 李晋
墨盒约是清代才出现的文房器物。但究竟源于何时?何人发明?一直众说纷纭。清代学人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说:“相传一士人入试,闺人以携砚不便,渍墨于脂,盛以粉奁。”这个美丽的传说赋予了墨盒爱情的意义。而贴心之爱,也成就了新的发明。
自墨盒诞生之后,其风靡多时,为当时官员、账房先生、私塾教师、书画家、学子等广泛使用。由此产生了陈寅生、姚茫父等刻铜名家,但署名家款的老墨盒往往为他人托付,相当于字画中的“老冲头”。故以为,只要制作精美的刻铜墨盒,即使非名家所出,即便无款,亦值得收藏和把玩。
这只民国镀铬山水墨盒(见图)即属此类。其长7.3、宽5.6、高2.2厘米。墨盒除盒底为红铜外,皆由黄铜打制,外表整体镀铬,抚之手感光滑温润,犹如幼儿肌肤;观之银光闪闪,宛如玻璃镜面。
墨盒表面构图精炼、图案雅洁,远处群山逶迤,近处绿树耸立,旁侧有茅屋一间,似乎刻绘的是山中隐士居所的场景。群山层次分明,山与山的连接处自然融合,每座山上皆用深浅不一的细密刀纹凸显出山脉的肌理。绿树高矮不一,以点点浅刀痕表现绿树的枝繁叶茂,绿树均偏向右方倾斜,似乎有风儿刮过之感。树的动与山的静形成了冲突关系,而茅屋恰起到了缓冲作用,使得整幅画面中呈现出鲜活的诗意。
虽历经近百年的时光,但墨盒内中石板、压条皆没遗失,且刻画中填充的松石绿彩还在。完好的保存,完美的品相,让这只墨盒的收藏价值大增。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