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收藏鉴赏 > 正文
明代龙泉窑青釉八卦纹兽足洗
2021-04-28 09:01:21


图1 笔洗侧视图


图2 内底


图3 外底

■安徽合肥 芙蕖

笔洗,顾名思义是文人书写时浣笔之用的器具,为文房用具之一。宋元时期笔洗就已较为普遍,明清时期笔洗的样式更为丰富,其中圆形三足洗是最为常见的样式之一,其造型和纹样也有一定变化,这里来介绍一件明代龙泉窑青釉八卦纹兽足洗。

这件龙泉窑青釉八卦纹兽足洗(图1),高9.2、口径29.8、底径9.2厘米,敛口,浅弧腹,下承三个外撇的兽形足,内外施青釉,釉面有较大的开片纹理,釉色青中微泛绿,内底(图2)和外底(图3)中心均不施釉,露灰黄色的胎体,胎体厚重,胎质坚实。笔洗的口沿外侧一周贴塑11朵五瓣小梅花纹,腹外壁浅刻了一些草叶纹,腹下部一周饰八卦纹,再下方一周贴塑7朵五瓣小梅花纹,三只扁足外侧雕塑相同的兽面纹样,古朴典雅。

从这件青釉笔洗的胎釉特征看,应为明代龙泉窑产品。龙泉窑创烧于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明代中前期产品质量依然较高,明代中后期龙泉窑瓷器的产量与品质均呈下滑趋势。这件笔洗兽足雕塑与五瓣梅花点缀装饰尚较精美,而洗内不施满釉,内心露胎,略显粗糙之势。

笔洗是浣笔、洗笔的用具,与毛笔相伴而生。毛笔有大小之分,故笔洗亦有大小之别,小者口径不到10厘米,大者口径逾30厘米。明代中后期是文房用品逐渐兴盛的时期,如笔筒等文房用具就是出现于这个时期,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了“笔洗”的材质与形制,其中说:“古龙泉有双鱼洗,有菊瓣洗,有钵盂洗,有百折洗”,可见一直以来龙泉窑瓷洗的样式丰富,是当时烧造瓷质笔洗的重要窑口。

“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符号,相传为远古时代的伏羲所创,又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后来周文王演绎八卦,将之进一步阐发,人们用它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儒家五经之一的“易经”,就是围绕八卦而展开的,所以可知“八卦”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道教又吸收、利用了八卦图案,并将其神秘化,赋予了辟邪消灾的含意。

据考证,瓷器上出现八卦纹样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但仅见有几个零星的例子,而元代以后八卦纹才在瓷器上流行,所以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说:“八卦纹大约在元代开始出现在瓷器上。”明清瓷器上的八卦纹样则更为常见,尤其多见这种龙泉窑青釉八卦纹洗或炉。

兽足,早在商周青铜器上就已较为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足瓷砚也喜用兽形足,后来兽足广泛用于各代瓷器上,多有仿古的风味。上下两周五瓣梅花纹装饰,精雅有趣,为这件瓷笔洗起到了点睛之效。

整体观之,这件龙泉窑青釉八卦纹笔洗古朴而雅致,八卦纹样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是一件明代文房用具中的佳品。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