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收藏鉴赏 > 正文
一尊明代四臂观音像
2022-01-05 09:12:25

四臂观音像,青铜铸造,高33厘米,在头冠、帔帛、裙部和台座局部鎏金,所谓"鎏衣不鎏肉",使整体色彩效果富有变化。

观音菩萨头戴高冠,缯带飘扬,主臂双手合十,两侧手臂外展上扬,肩搭帔帛,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台座,整体造型饱满,姿态生动,细部刻划尽善尽美,形体高大,颇值介绍。

QQ图片20220105091049

[明] 铜鎏金四臂观音像(正)

观音菩萨的头冠正中有阿弥陀佛禅坐像,是观音菩萨身份的典型标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头冠两侧的缯带,紧贴耳侧呈U形,然后曲折向上飘扬,极为生动,表现出此佛像的最大特点。

这种缯带的表现形式多见于明代永乐、宣德宫廷造像上。是判断佛像时代的一个不易被人注意、实际上很重要的着眼点,或说是小窍门。此冠制作华丽,纹饰细腻,缯带表现生动流畅如火焰般富有跳跃感,曲线优美,很为耐看。

QQ图片20220105091104

 [明]铜鎏金四臂观音像(背)

观音菩萨像的面相端庄,所谓法相庄严。双眉上挑如弯月,额正中有白毫,双目低垂似俯视众生;嘴小巧而含笑。鼻梁高耸。颈部刻化为三道,表现菩萨的丰满感。总之面相上体现出了藏传佛像表现五官的手法。

菩萨袒上身,胸前饰璎珞项链,垂发搭于两肩分成两绺。手臂饰臂钏、手镯。饰物华丽,表现细致,这些都有藏传佛像的因素在内。

结跏趺坐的双腿,纹线呈放射状,富有立体感,流畅生动,一气呵成。这种放射形衣纹也是明初期佛像腿部的典型特点。时代越晚,纹线弧度越往圆形发展。明晚期的佛像腿部的纹线已经呈同心圆状。这也是判断明代佛像的着眼点之一。仰覆莲台座宽阔敦实,每朵莲瓣装饰成三层,尖端翘起,成所谓宝妆莲瓣,上下各有连珠纹,两侧有帔帛的下端垂于台座前。

总之,此像制作一招一式皆有来路,都可判断应是北方山西一带制作,但细部有很多藏传佛像的因素。这是因为古代山西特别是五台山一带,藏传佛教也很流行,历史上特别是明代曾经制作了许多带有藏传佛教表现手法的青铜佛像。

此像尽管有很多明早期佛像,特别是北京宫廷永乐宣德御制佛像的一些表现手法,可知是图像来源较好,工匠技艺高超,但莲瓣制作明显宽肥,以及其他一些细部的表现手法分析,制作时代放在明早中期16世纪以内较为妥当。总之,此四臂观音像体量高大,制作精美,品相完好。细部有很多佛教艺术渊源,值得欣赏和收藏。此像为江苏管振杰先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