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收藏资讯 > 正文
宋人《纳凉观瀑图》:小亭高卧涤烦襟
2021-07-14 10:39:30

宋人扇面画《纳凉观瀑图》

宋人扇面画《纳凉观瀑图》

■山东 讷言

在酷暑炎热的季节,古人消夏是借助大自然的环境,走进山川河流,融入绿树翠竹之中,心静自然凉。其纳凉方式不仅环保低碳,而且情趣盎然,充满着诗情画意。唐朝诗人陆希声的《绿云亭》就描写了这一情景:“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高卧涤烦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宋人扇面画《纳凉观瀑图》形象地描绘了古人纳凉的情景。

扇面画《纳凉观瀑图》(见图),绢本,设色,纵24、横24.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面上山石嶙峋,溪水奔流,碧波涟漪,水花飞溅。山溪畔古树参天,树冠蓊郁,修竹挺拔,遒劲青翠,茂林浓阴掩映着溪上水阁。水阁翘脊高啄,锦檐绣甍,四面通透,一高人雅士身着白衣,袒胸踞席而坐,面迎山谷中刮来的习习凉风,凉爽快意。他凝视着瀑布溪流,似倾听涓涓流水,又像听山林阵阵涛声,好像在构思诗词文赋,若有所思。背景青峰叠翠,峭壁坚崚,瀑布如练,飞流直下,画面平中寓险,静中有动,为夏日大自然注入勃勃生机。全画用笔粗豪,画风近李唐一派而有创新。远山近景,虚实结合,勾勒井然有序,布局爽朗开阔,结构严谨,优雅合理,粗笔徒手绘水榭,人物、树石、建筑颇有生拙之趣,意境恬静清幽,虽然繁密而不失节奏。人物刻画细腻,表情丰富,形象逼真传神,隐士雅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充满了文人画的传统笔墨韵致。观之令人烦热即消,凉意顿生。

本幅无款印。对幅有清朝乾隆皇帝题七言律诗一首:“画法开宗北宋初,风规犹识李唐余。精工权异七夕巧,惨淡真看一□摅。杜氏纳凉斯有谓,张家观瀑雅相如。名流集藻彚十二,舍是谁当冠冕诸。”钤乾隆内府诸收藏印。裱边旧题签为“燕文贵纳凉观瀑”七字,鉴赏家认为:观其画风,与燕氏无涉,显系后人误题。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著录。

扇面书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最早的记载是东晋王羲之为卖扇老妪扇上题字的故事。扇面画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宋代扇面书画艺术出现了繁荣景象,宋代宫廷画家更是画扇成风。其时画家于扇面之上作画,已是主动借用扇面的艺术形样,为作品增添了自然、活泼、清新的气息,以至于扇面作为一种小品性的绘画形制完全从扇子中脱离出来。《宋人画册》中百幅小品,仅纨扇面就有六十多幅,而且题材丰富、刻画细腻、千姿百态、意趣盎然。明清两代扇面书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文人雅士尤喜在团扇、折扇上题字作画,构图简洁、运笔流畅,布局精准、技法娴熟,一幅盈尺小品往往能体现创作者在自然情态下的艺术造诣和笔墨意趣,“明四家”“清六家”“清四僧”“金陵八家”“扬州八怪”到近代的任伯年、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都有大量的扇面作品传世,书画扇面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耀眼的“别体之作”。画家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