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文博资讯 > 正文
这场影展带你感受家乡巨变
—— “张本聪眼里的玉溪”摄影展侧记
2023-02-01 09:57:56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大营街幸福小镇。


峨山花腰彝。


富良棚开新街。


红塔集团。


聂耳公园双星轨。


新平大红山。


易门绿汁江。


玉溪站。

  张本聪,江川人,1998年12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2000年加入云南省摄影家协会,2010年加入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荣获“中国十杰优秀摄影师”提名,2000年被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人民画报社授予“世界华人摄影艺术家”荣誉称号,2012年被玉溪市文联摄影家协会授予“玉溪市突出贡献摄影家”荣誉称号。几十年来,获国内外摄影大赛一等奖32项、银奖22项、三等奖24项、优秀奖63项、

□ 玉溪日报记者  李艾丽

目前,“诗意的家乡——张本聪眼里的玉溪”摄影展正在玉溪市博物馆展出。这场视觉艺术盛宴精彩展现了玉溪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及城市变迁,凝聚着创作者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彰显着深化“玉溪之变”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新发展。

用镜头展现“玉溪之变”

张本聪曾是红塔集团研发卷烟滤嘴棒的首席专家,是玉溪市文联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在他眼里,家乡玉溪是诗意的。这是他37年追光逐影,将大半生的灵感与发现、思考与追求、艰辛与汗水都奉献给了他深爱的土地,从而给出的答案。

“照片有点甜,但不腻。”在展厅,张本聪笑着说道。在他用心用情拍摄的一幅幅作品中徘徊,就像是吃了一颗颗糖果,让人甜到了心里,却还想再吃一颗又一颗。

展出的作品,生动呈现了玉溪的山水神韵。龙马山、磨豆山、秀山、哀牢山、玉溪大河、抚仙湖、星云湖、绿汁江……张本聪或用大画幅胶片相机、或用数码相机、或用无人机拍摄的作品,都给人一种乍然初见的美。而这些作品的背后,凝聚了张本聪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为了等候拍摄的最佳时机,常常“蛰伏”数小时,风餐露宿,吃尽苦头,因此在许多看来见怪不怪的地方,从摄影作品上看,一定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聂耳雕像、盘溪滇越铁路、那诺梯田、戛洒花腰傣、峨山花腰彝、关索戏……漫步在展厅中,不经意就会与玉溪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撞个满怀,触摸到玉溪这座城市的灵魂。

当玉溪地标遇上星轨能有多美?多年来,张本聪在摄影道路上求新求变,坚持“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拍摄理念,星轨系列作品便是例证。张本聪在聂耳公园、红塔山、孤山、江川渔文化广场、绿汁江大桥等多个地标旁守候了无数个深夜,以高难度的拍摄技法,为我们呈现了玉溪地标和星轨“邂逅”的浪漫,此类作品也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

生物多样性系列作品也给人无限惊喜。作品展示了玉溪鸟类的多样性,这些美丽的精灵姿态万千,或优雅从容,或展翅欲飞,将玉溪生态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张本聪对红塔集团有着深深的眷恋,他拍摄的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作品,在展览上也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一组分别定格了大营街20世纪70年代、2014年、2022年发展变化的作品,则讲述了大营街从贫困村到“云南第一村”再到幸福小镇建设的故事,引得观众连连惊叹大营街翻天覆地的变化。

玉溪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在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科教创新城从无到有,红塔大道、东风南路旧貌换新颜,聂耳广场千人跳健身舞……在光影变幻中,玉溪快速发展、改革创新的火热场景徐徐铺开,新村、新景、新风物不断呈现,玉溪人正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每一次拍摄,也是张本聪重新发现、认识家乡的过程。“这些年,玉溪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变美了,城市变靓了。”张本聪说道。

把柔情倾注给了家乡

张本聪曾是企业的首席专家,为何会疯狂地爱上摄影呢?

“1979年,我要当爹了,就在苏州买了一台虎丘牌相机准备用来拍摄家人。1986年,拍了两只鸟,作品取名《初恋》,获得了优秀奖,我把这当作我摄影人生的起点。”张本聪说。没想到有着“钢铁大侠”之称的张本聪,最初有摄影的念头,是源于内心对家人的那份柔情,后来他把这份柔情也倾注给了家乡,才有了如今这场视觉艺术盛宴。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孔祥庚认为,张本聪记录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摄影艺术再现玉溪新时代、新发展、新面貌、新精神、新风采,这场展览具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动力。

玉溪市博物馆副馆长王溪说:“这次展览是张本聪用半生跋涉积累的摄影成果,欣赏和体会他镜头里玉溪的诗意和美好,你将看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感受到一位摄影家朴素真挚的情怀——那就是深埋于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故土难离。”

玉溪摄影家郭建林表示,善于创新技法是张本聪摄影的一大特色,在他的镜头里,一切事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看得出,张本聪特别钟爱家乡,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都在作品中了。

作为玉溪卓有成就的本土摄影家,张本聪对家乡玉溪的吟咏与赞颂从未停止,他对玉溪之美的发掘与展示,以真动人、以情感人,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他在摄影道路也收获满满,从加入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到被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人民画报社授予“世界华人摄影艺术家”荣誉称号,被玉溪市文联摄影家协会授予“玉溪市突出贡献摄影家”荣誉称号,再到他的画册《诗意的大地》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等17家单位收藏……这些收获和荣誉都是他辛勤付出的回报。

踏遍青山人未老,归来仍少年。如今,年逾古稀的张本聪仍旧把大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拍摄记录玉溪。“因为熟悉,因为热爱,所以对家乡怎么都看不够、拍不够。”张本聪说。

玉溪有多美?或许用语言无法表达,却可以用摄影表达。不妨到玉溪市博物馆,看“张本聪眼里的玉溪”,品味玉溪自然山水的诗情画意,感受玉溪气势磅礴的发展变化,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华彩篇章。(图片均由张本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