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文博资讯 > 正文
一捧窑泥守乡情 非遗泥塑传匠心
——访江川区泥塑非遗传承人王华伟
2023-04-19 09:22:55


王华伟开办泥塑技艺兴趣班与孩子们交流。


王华伟正在雕刻人物泥像。

□  玉溪日报记者  陈苏欣

一把泥塑木刀,塑出世间千情百态;一捧窑泥摔打,传承故乡山水文化。在江川,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华伟三十八年如一日,从传统泥塑神像到斑铜的技艺传承,将故乡情怀融入雕塑作品,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一件件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

青灯殿前苦磨砺

从红塔区九龙池公园的“十殿阎王”,到易门县大龙口公园的“十二圆觉菩萨”,再到江川区大庄海潮寺、碧云寺、神鱼泉等各地景区、景点的泥塑……王华伟的作品如同群星散落,遍布云南各地。

1968年,王华伟出生在碧云山下、抚仙湖畔的明星村,抚仙湖的潮声、湖上捕鱼的人们和碧云寺内的暮鼓晨钟,共同构成了王华伟的童年。1985年,时值碧云寺佛像重塑,十六岁的王华伟来到碧云寺做义工,搬泥闲暇之余,他便守在泥塑师傅身边,出神地看着那一团团窑泥在师傅手中成型,最终成为大殿中宝相庄严的塑像。于是,一棵小小的幼苗在王华伟心中发了芽。

从这一年开始,王华伟便投身泥塑技艺的学习中。为了学习泥塑,王华伟师从昆明著名泥塑艺人吕生、陈正,辗转云南各地寺庙学习泥塑。“佛像塑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是王华伟多年以来泥塑生涯的真实写照,做泥塑条件艰苦,王华伟做工时便常常睡在寺院佛台下,一睁眼就能看到塑像,可他心里却满是欢喜:“我第一眼看见工匠师傅做泥塑,就打心眼里喜欢,再艰苦也开心。”

广场大鱼塑乡情

2012年对于王华伟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他创作了如今矗立在江川渔文化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大鱼雕塑,也正式开始深入了解江川的铜文化,接触铜工艺。

江川渔文化广场主题雕塑“年年有余”采用黄铜锻造,以江川星云湖盛产且独有的“大头鱼”为创作主题,底座浪花及基座周围各分块浮雕采用江川当地青石制作。雕塑高12米、长24米,这样庞大的体积对于当时的王华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以前从来没做过这么大的雕塑,也没有别的经验,就按自己的想法开始做,好在最后做成了。”王华伟边比划出泥塑的模样边说道,“一般的泥塑,要先立好骨架,再用绳子固定,掼一层泥缠一圈绳子,塑好初步模型后再来修正细节。为了做好大鱼,我先用泥塑做了一个1.2米高、2.4米长的泥模小稿,再按比例来放大它。”

为了保证“年年有余”的泥塑样稿成型,王华伟专门租了一个篮球场。由于泥塑样稿体积庞大,传统的泥塑技法难以制作,王华伟便转换了思路,将泥塑中的木质骨架替换成钢筋,焊接后再进行泥模施工。泥模完成后,在覆盖玻璃钢的基础上进行锻铜,最后将锻铜雕塑重新焊接组装,渔文化广场上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这才大功告成。

“在做完大鱼之后,我开始关注铜工艺,同时泥塑的题材也开始逐渐丰富起来。”王华伟说,“作为生在江川、长在抚仙湖边的玉溪人,我们有帽天山古生物、李家山青铜器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本土历史文化遗产,更应该好好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标签,用艺术的形式传承本土文化。”

非遗传承续初心

深入了解铜工艺的过程中,斑铜工艺成了王华伟的心头挚爱。斑铜工艺作为云南独有的铜加工方式,分为锻打斑铜(生斑)和铸造斑铜(熟斑)两类,具有厚重古朴、艳丽典雅的艺术特点。在王华伟的工作室内,一件件斑铜作品呈现出棕红泛金的美丽色泽,上面独特的斑花与精细的錾刻、镶嵌结合,让人惊叹不已。

在不断地钻研琢磨下,王华伟运用铸造斑铜工艺制作了一系列本土题材及儒释道题材作品:将抚仙湖独有物种抗浪鱼拟人化为高原女神的《仙湖之恋》,以帽天山古生物为主题的《奇虾》,运用铸造斑铜、錾刻、镶嵌等工艺制作的《孔子》……2021年7月,王华伟获得“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不论是斑铜还是泥塑,都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好工艺,这样的传统技艺是不能丢的。”王华伟说。如今,王华伟与江川区委老干部局及部分中小学合作,开办泥塑技艺培训班和兴趣班,传承泥塑非遗技艺,不断推动传统泥塑发扬光大。同时,王华伟也十分重视非遗技艺的商业化推广,创办了云南大鱼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承接大型雕塑工程项目,以及金属和陶瓷工艺品、陈设艺术品等的设计制作,不断带动乡村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配图由王华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