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云南江川李家山的古墓发掘中出土铜器“牛虎铜案”,从此牛虎铜案也被视为江川的标志,复制放大后矗立在江川县城显著位置。
江川生产了无数大小比例不等的牛虎铜案,它们作为云南的代表性纪念品,被送往世界各地,江川也因此传承了铜雕工艺,并且发展起了日用铜器产业、工艺美术铜雕产业,以及城市建筑装饰用铜器产业等。
游客到抚仙湖游玩,都喜欢点铜锅洋芋焖饭,吃小锅米线时,很在意煮米线的小锅是否是铜做的。铜锅饭的确很香,铜锅中,又数江川铜锅是最有名的。纯手工打制的铜器,铜片质地平整,铜锅的黄红色就均匀,闪闪发亮,锅型也特别漂亮。江川人每家都会买口铜锅、买把铜壶烧水喝,游客也会来江川买铜锅回家焖饭。
江川新河咀村的陆培兴打了35年的铜,他做的铜壶、铜锅堪称精品,别人一口铜锅只卖100多元,他的能卖到四五百元。陆培兴拥有“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称号,长期打铜,使他的听力有些受损,跟他说话要提高嗓门。铜锅有什么好?陆培兴最清楚。他喊来媳妇:“你给他们烧点水喝,铜壶烧出来的水是鲜甜的。”人体需要铜离子,使用铜锅能补充铜离子,这是人们喜欢铜制器皿的原因之一。他还有一招绝活:做阴阳酒壶。这壶在酒席上用处颇大,可以想倒水就倒水,想倒酒就倒酒。
陆培兴15岁就进江川铜器厂干活,1989年,陆培兴回家开了一个铜艺作坊,自己打制各类铜器。1990年,陆培兴成了家,媳妇是隔壁渔村的杨家女儿。来到陆家,媳妇也学会了打制铜器。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儿子从技校毕业后,回家跟着父亲学手艺,女儿则在县医院工作。一家三人打制铜器,家里时常叮当作响,砧子光可鉴人。陆培兴的媳妇大多做些打杂的活,为他们配备材料。
江川铜器制品厂,是江川最早开办也是最大的一家铜工艺品厂,现改名为龙华铜雕有限公司。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厂里可以制作重达6吨的铜器,一次可浇铸3吨铜水。另外,铜工艺还可以与家具结合,把斑铜技术、乌铜走银技术都开发利用起来,不只做孔子像、佛造像等大件,也做些精致的小件,发展潜力巨大。
据悉,工厂每雕一件铜制品,都要经过十余道工序,包括雕塑原型、刷蜡模、结壳制模、脱蜡壳、阳模倒成阴模、修模、干模、烧模,然后浇铜水,最后才有光亮如镜的铜雕制品,可以说,铜制品是千磨万砺,方得光亮细腻。(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