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学术园地 > 正文
菜园古人制作黄米撒饭的杵米石棒与炊具
2022-12-15 15:59:22


图1-1 杵米石棒


图1-2 杵米石棒一头留有杵米的痕迹


图2 陶鬲


图3 陶鬲


图4-1 菜园村考古发掘出土的陶鬲


图4-2 菜园村考古发掘出土陶鬲的刨面图


图5 陶釜


图6 器盖(陶釜盖)


图7 彩陶钵


图8 彩陶钵


图9 陶碗


图10 彩陶碗


图11 陶碗


■宁夏海原 李进兴

走进海原博物馆,可以看到陈列的一组石器和陶器,很难想象,这是古人用于杵米的工具和做小米粥和黄米散饭的炊具。

这件杵米石棒是用一块长石条磨制而成的,类似于现在人的擀面杖(图1-1),长54.5、直径6.6厘米,圆柱状,中间粗、两头细,通体打磨光滑。这件杵米去壳的石器,被专家命名为“石磨棒”,似有不妥,从石磨棒的两头留下的纹路痕迹来看(图1-2),应是长时间杵去粟(糜子或谷子)壳而留下的,应命名为“杵米石棒”更为妥当一些。这种用杵米去壳法的工具,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曾使用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人们经常用石碾子碾米。那年月驴、骡也是稀有资源,大多是人推碾子,在秋后或初冬明显增多,其时有了收成,粮仓粮囤中也比以往殷实了一些。大人们早已迫不及待去推碾子,将糜子、谷子碾成黄米、小米,然后给盼望已久的孩子们做一顿充足而美味的小米粥或者是黄米散饭,让全家人饱餐一顿甚至几顿,可见当时石碾子的重要性。石碾子是由一块平放着的石质大碾盘、一个圆石柱状的碾轱辘和框架碾杆三个部件组成,是一套大型的碾米工具,不是一般家庭能置办得起的碾米工具。过去一个大户人家,或者是一个村子才仅有一套石碾子,农户按序轮流使用,有的村庄农户多,一个月也轮不到一次,很多小户人家就用杵米石棒来杵米去壳。具体的方法是,在毛织的口袋或者用牛、羊皮做成的口袋里面,盛上糜子或谷子,之后双手握住石杵棒,在口袋里面上下杵,还要不停地翻动、搅动,有时候用上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杵出一家人两三天使用的小米或黄米,费工费时。但这也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一件杵米去壳的工具了。

陈列在海原县博物馆展厅里面展出的两件是陶鬲,比较细致,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以肯定它是一种炊具,估计也是菜园古人做饭的锅。一件陶鬲(图2),红陶,鬲形,高颈,敞口,口颈部按有单耳柄,乳形三足腹,器表有篮纹,器型较为紧凑,器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另一件陶鬲(图3),红陶,鬲形,高颈,敞口,口颈部按有单耳柄,乳形三足腹,乳足稍微叉开,器表光滑,乳腹连接处用泥条粘连成,并用木棍压成凸凹纹,造型非常优美。很多专家将这类陶器定名为“陶斝”,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菜园遗址、墓葬发掘报告》一书的第138页,有陶鬲(图4)考古发掘出土的记载:“斝,Ⅰ式一件。标本LF11⑤:2,复原,夹砂灰褐陶,罐形,圆唇,大口,高颈,窄斜肩,颈抹平,微曲腹,下腹折收成圜底,三足中空牛角状带足,相距匀称较远。均手制。通体饰稻草状粗绳纹,腹饰竖绳纹,足饰横绳纹。口径21.6、腹径26.4、通高27.7厘米。”我认为定名“陶斝”有所不妥。因为“斝(jia)”,很多文献释为“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而“陶鬲(táo lì),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中国古代陶制炊器,主要用途是煮食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中国商周时期继续流行。”所以定名为“陶鬲”更为贴切一些。

在菜园新石器遗址考古还发现一种类似于陶釜(图5)的陶器,被定名为“陶盆”,其造型为圆唇、侈口、窄卷沿、曲腹、小平底。细砂黄褐陶,通体饰疏浅篮纹,中腹饰一周带状附加堆纹。造型很像今天所使用的“带锅”,差异就在于底部,古人使用的带锅为小平底,现在的带锅大多是圜底。

器盖(图6),在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比较多,形状多为圆饼形,背面周缘上翘,拱桥形把手,正好能盖在陶釜口上。可以肯定,被专家定名为“器盖”的陶器,应该是“陶锅盖”,与陶釜是配套使用的。

跟陶鬲、陶釜配套使用的还有陶碗,在海原博物馆里陈列的也比较多,想必出土量是比较丰盛的,因为一家大人小孩都要它用来盛饭食用。碗有粗糙的,有细致的,有素面的,也有绘彩的,种类较多,也显示了其贫富之差距。在海原博物馆里面陈列一种彩陶钵(图7),曲折腹内敛,口沿外卷,小平底,口沿下用黑彩画有黑弦纹三道,陶钵制作非常精细;在李正山老师的彩陶工作室也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钵(图8),曲折腹敞口,颈部间隔绘有黑线纹四道,再下面用黑彩绘弦纹和曲折纹做装饰,整体造型奇特,制作精细美观。“缽”,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还有各类曲腹陶碗(图9),夹砂红陶、手制,圆唇,敞口,曲壁,小平底。内壁抹平,较为光滑,这件陶碗是在西安镇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出土,出土时已残,并做了修复。在李正山老师的菜园文化研究工作室,也藏有很多陶碗,其中两件陶碗器形较为奇特,一件彩陶碗(图10),敞口、方棱唇,平底,碗内用暗红彩绘栅栏纹;另一件曲腹陶碗(图11),制作较为精细,曲腹内敛,有凸出的平底足,跟现代的碗十分相似,说明碗的器型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形成,并流传至今。

从上述的杵米工具和炊具来看,新时器时代居住在六盘山西北麓地区的菜园古人,主要粮食作物有粟、小麦、荞麦和豆类。粟,也就是糜子和谷子,有壳,不好食用。菜园古人发明了用石棒杵米去壳的方法,获得小米、黄米。然后用小米熬粥,用黄米熬成粥后,再撒上面粉,用筷子搅匀,之后再煮一会儿,待面粉煮熟之后,就被称为“黄米撒饭”。黄米撒饭的名称很多,因撒面不同,叫法也不同,有“黄米荞面撒饭”“黄米豆面撒饭”等。吃黄米撒饭,少不了油泼辣椒,也少不了用白菜或野菜腌制的酸菜、韭菜等。菜园古人的生活简单而有韵味,早餐主要以小米粥为主,吃完早餐,多要外出狩猎和劳作,经常携带烤馕、烙饼等干粮;午餐多以黄米撒饭为主,有时候还将狩猎来的动物或者是圈养的动物宰杀后,烤、煮其肉来改善生活;晚饭多做面条食用,当然饭后也少不了熬上一罐罐茶,慢慢地去品味。这一生活习俗流传了几千年,保留至今,几乎一成不变,成为这一带居民的生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