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学术园地 > 正文
两战两捷 挺进滇南
——《最后一次讲演》记录整理者唐登岷在元江(二)
2023-12-11 09:35:24

□ 杨学东

洼垤奔袭战

“云南人民自卫军”是继朱家壁领导的“云南人民反蒋自救军”之后,在云南成立的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二支反蒋武装力量。这支部队在唐登岷等政工人员的努力下,成了一个团结、平等、友爱的大集体,凡是参加这支队伍的人,都会变得高尚、文明、勇敢,这为部队以后不断打胜仗提供了政治和纪律保证。

1948年8月,盘踞在元江洼垤的国民党镇长杨怀麟,经我党多次做工作,仍然坚持反动立场,不愿靠拢人民,而且他的存在威胁到了自卫军的生存,严重阻碍了我党开展反蒋统一战线工作。自卫军领导商量后决定,清除眼前的这个障碍。为了打好建军后的第一战,自卫军领导做了充分的准备。唐登岷带领的政工队,主要是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麻痹杨怀麟,使其放松警惕。这一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民间称为“鬼节”。经自卫军各部门的协同运作,杨怀麟落入了自卫军的布局中:他把防守洼垤的民团武装全都放假回家,宅院里仅剩下为数不多的看家人员。自卫军领导得知情况后,带着在龙潭乡大风丫集结待命的战士连夜出发,向洼垤方向挺进。

为了贯彻自卫军领导制定的“慎重初战,行动隐秘,作战迅速,战则必胜”原则,此次奔袭事前没有让战士们知道。部队一直行进到距离洼垤不远的一个山窝处才集合队伍,由政治部主任唐登岷作临战动员,宣布要打洼垤。唐登岷公布了杨怀麟的种种罪状,战士们听了,群情激愤,坚决响应自卫军领导要求消灭杨怀麟的号召。这次奔袭战虽然让杨怀麟逃脱,但自卫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杨家的浮财,壮大了自卫军的力量。唐登岷在战斗结束后,又带领政工人员开展分发粮食、焚烧地契等安抚群众的工作,使群众进一步了解了自卫军的性质,扩大了共产党在元江人民心中的影响。

猪街伏击战

1948年9月进行的猪街伏击战,是自卫军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当时前来“清剿”自卫军的是云南省国民党第六行政公署独立大队,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都由老兵组成的队伍,它的中上级军官是从国民党中央军93师派过来的。自卫军从我地下党组织获悉敌人前来“清剿”的情报后,制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一方面安排元江东和元江东北的刘世纯、吴彻的武装大造声势,让他们佯攻元江县城;另一方面与思陀土司进行谈判,让他们保持中立,当独立大队进驻水井和营盘村以后,唐登岷动员已经被我军统战过来的大羊街高朝良、简为相、李古生的武装积极参战,同时安排高升福向独立大队谎报我军已往绿春方向转移的假情报,并要求他以筹款、筹烟需要时间为借口拖住敌人,直至自卫军布置好了“口袋”。猪街伏击战大捷之后,自卫军成立了“临时人民法庭”,唐登岷任庭长,对参与“清剿”的独立大队总指挥陈宇铭、视察员王力健进行公审,对敲诈勒索百姓、民愤极大的王力健进行公开枪决,对陈宇铭这个职业军人晓以大义后予以释放。

猪街伏击战大捷之后,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我军是一支真正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队伍,纷纷跑来参加自卫军,一些尚在观望中的地方实力派也看到了我军的力量,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使自卫军不仅在元江站稳了脚跟,而且扩大了自卫军在滇南的影响,为自卫军不断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远整编

唐登岷组织大羊街、浪堤两地百姓为自卫军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功仪式后,自卫军又开展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先是攻打元江县城,调动93师离开大羊街、浪堤,接着占领张纯学的老巢南溪,并在羊岔街进行扩编,之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93师的眼皮子底下经铁索桥渡过红河,往甘庄、青龙厂方向转移,到了青龙厂之后,让刘世纯、吴彻的队伍引诱93师向扬武方向追击,而主力部队则从大哨方向进入石屏宝秀,占领龙武(1960年并入石屏)县城,之后又兵分两路,一路攻打石屏城,一路挺进滇中。在这个过程中,唐登岷作为自卫军的政治部主任,一直跟随自卫军司令部行动。等到把93师调离元江,迫使他们回防“滇南屏障”石屏之后,自卫军才离开滇中,经戛洒、帽盒山到达墨江,又参与解放墨江的战斗,把墨江这个南下思茅普洱的大门变为我军驻守的大门。至此,分散在元江、石屏、建水、峨山、墨江等地的所有自卫军下属部队全都集中到因远,进行了著名的“因远整编”,“云南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第一纵队”为朱家壁在滇越铁路以东领导的队伍,唐登岷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整编完成,自卫军分成两路:一路由因远直出绿春、江城;一路前往墨江,准备南下思普、车佛南(今西双版纳)建立根据地。因为期间发生“江城分裂事件”,南下江城的队伍又被拉回墨江龙潭进行整训,此时思普地区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卫军改变了先去车佛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直接向宁洱进军,与思普地区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会合,思普地区的原有革命武装也编入自卫军序列。此时,唐登岷才离开了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