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学术园地 > 正文
乐享玉溪“博物馆生活”
2024-05-23 10:32:27

□ 陈喻

5月18日,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名单公布,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榜上有名。这意味着,玉溪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州(市)。(详见5月21日本报第一版相关报道)

“博物馆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玉溪的一件新鲜事,“周末到博物馆去”已成为市民新的时尚休闲生活方式,各地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成为市民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2023年,玉溪各类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近150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近80万人次。博物馆给玉溪人的生活带来了斑斓色彩。

博物馆的价值毋庸置疑,既见证着历史文化,也解答着人们的历史追问。人们从博物馆中获得文化知识、美学启发、历史感受,不断打开和重塑对于美好生活的感知。前些年,博物馆显得冷清和寂寞,进馆参观者并不算多。随着市民在物质生活之外,对文化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需求,博物馆也以积极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为例,除了观展,游客还可通过古生物三维复原动画视频、全息投影、化石感应互动等方式,开启一场奇妙的科普之旅;能通过课程学习、趣味游戏等,学习到古生物、地质地理、进化演化、手作艺术等知识。2020年8月开馆以来,已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余人次。

事实表明,博物馆要从展览物品转变为展览理念、讲述故事,并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和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在书本学习和学校学习之外,给人们提供一个与文物、艺术、历史和知识相遇的博物馆学习交流场景,唯有如此,博物馆里的大学问才能越来越轻盈地、越来越艺术地被表达出来,并传递给受众,真正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博物馆要增大影响力,既要增强对市民的吸引力,也要增强对市民的辐射力,继续强化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节点地位,使自身承载的专业知识、艺术价值、文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底色和基调。同时,应主动融入城市、嵌入社区,与市民和游客建立更加广泛的文化联系,为公共教育和艺术美育提供更多体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美好。

建设“走向民众、走进民众”的博物馆,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玉溪正在持续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主题完备的博物馆“矩阵”。不久前,位于峨山县嶍峨古镇的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峨山彝族自治县博物馆同步开馆,玉溪已经有11座备案博物馆。此外,玉溪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正在投身博物馆事业,如民间收藏家陈宝贵创建了8个乡村博物馆,另有多座专题类博物馆也在筹建之中。这些博物馆将推动文物资源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